很多人说鉴宝都是意会的多,言传的少,现在古鉴君整理出来的都是老师言传身教的研究结果,也是从事多年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工作,严谨的态度。所以大家多揣摩,反正小编看了好几遍也才得一二分感觉。
胎釉的成分、烧制方法、烧成的釉色等等,每个朝代皆具有本身的时代风格和特色,与别不同;我们细加比较,便可见端倪。
鉴别瓷器的专家指(胎为骨,釉是表),是有大道理的。想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,胎骨要白,透明釉才清丽可人。
我们要鉴别胎质,必须看底足无釉的露胎处和边缘;此外,在器身的缩釉处也能分辨胎质的特色。
例如,明初洪武时期,胎体较厚重而粗细不一。永乐时期胎质润滑细腻,胎厚者坚结致密,
胎薄者轻巧规整。
宣德时期胎质亦细膩厚重,而且多细砂底,少见琢器接痕。
成化时期肭质地、润、薄;向光而视便可见其莹明的肉红色和牙白色,有些好比乳脂;配上上晶亮的釉质,更见浑雅。
到弘治时期,胎体规整纤巧,继承了成化之风。
万历时期却有很大的变化,胎质不规整,厚重而且粗松;辄见有翘棱、窑裂。
笔者曾见有些万历官窑瓷器,同样有跳刀痕和刮削,底心多数下塌。
大致上来说,明瓷的胎体比不上清瓷的烧结密度和纯净度。尤其是清代康熙瓷器,胎质精纯如玉,坚结细腻,达到瓷器烧胎技术的巅峰。
清,青花釉里红缠枝纹
伪器釉面多浮光
我们鉴别古瓷,同样要和鉴别字画般(澄心定虑),明察秋毫,俗语说要(心水清),急躁和粗心大意就很容易断错。
比如,我们把一件瓷器迎光斜视,可以看釉彩表面有一层彩晕或淡淡的红色光泽,民间称
为(蛤蜊光);那是清代较早时期的官窑。
近仿者没有(蛤蜊光)和彩晕,它们的釉面却散发耀眼的燥光,又称为火光或浮光。
这情形好比愈是陈年的好酒,必然愈醇,新酒大都有刺喉的辛辣味。
上了二百年的古瓷,釉面必然很(醇),光泽静穆,胎釉缜密结合,不会松浮。
高仿的瓷器,大家看看
不过,是否没有燥光或浮光的釉而就表示是真旧呢?
那又不一定,耗因是作伪者手法层出不穷,以售其奸。
一些近代的仿古瓷根本上不是乾隆以前的瓷器,只不过做假,设法去掉浮光。
如果我们发觉有些所谓(古瓷)釉色苍白反常,便是曾用酸液浸涂过。
另有人以茶水加少许碱把瓷器煮很久,虽然浮光去掉,但是釉色受渗蚀,一定不正。
以前亦有人用牛皮、羊皮等打磨器身以去浮光,不过必然留下很多细条纹,大都平行。我们用仪器细看,作伪手法便无所遁形。
正常的釉面是无细条纹的,那等于弄巧反拙
又像明代胎体迎光透视,可见肉红色或牙白色;但清末民初的仿品却呈青白色,且不莹润。
本篇文章里的内容大家看完有什么感受或者心得吗?瓷器的胎质确实是很重眼的鉴宝手段,古鉴君也从文章中得到鉴宝的重要心得,那就是心不急,沉住气,多去摸,多去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