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件拍品圆口出沿,上有一对对称的桥型耳,扁腹三足,造型古朴,胎体较为厚重,通体施古铜釉,深茶褐色中带有不规则的蓝红相间的点状斑纹,极似老铜器,上以金彩描绘缠枝花卉纹饰,底印“大清乾隆年制”鎏金款,字迹 ...
此件拍品圆口出沿,上有一对对称的桥型耳,扁腹三足,造型古朴,胎体较为厚重,通体施古铜釉,深茶褐色中带有不规则的蓝红相间的点状斑纹,极似老铜器,上以金彩描绘缠枝花卉纹饰,底印“大清乾隆年制”鎏金款,字迹非常规整,此物从外形、重量、皮壳色泽来看与真品铜器极其类似,是乾隆时期较为成功的一件艺术佳作。 古铜釉以铁为主要成色剂,在乾隆年间极其盛行,这是由于在乾隆朝嗜古成风。乾隆一生以敬天法祖为宗,对汉唐文物珍玩极其痴迷,故当时仿木纹釉、古铜釉以及像生瓷较多见,精品做工仔细。与铜质相炉极难分辨,后世多有仿造,但是始终达不到本朝的水准,此物不仅成功地模仿出了造型与重量,连旧铜器上的锈迹都与真品一般无二,再以描金纹饰装饰,更显富丽,堪称乾隆朝的艺术杰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