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发帖免费上拍丨2000位高端收藏家在线竞买
关注微信公众号:gdgwscyjvip 进入私人收藏家论坛
丨拍卖头条
油画产生之前欧洲绘画经历了几个阶段?
来源:网络 | 作者:核实中.. | 发布时间: 2024-10-18 | 130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本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与朱光潜先生曾就达·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是不是油画在报刊上进行过激烈的交锋。
朱光潜先生认为是油画,而巴金先生说:“那时根本就没有现代的油画颜料”。
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,因此,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,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。
  
在西方特别是在古代欧洲,油画不是从来就有的。
真正的油画产生,至今不过500年的历史,而此前欧洲曾经历了古代胶彩画、蜡彩画、镶嵌画、湿壁画、干壁画、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漫长历史变迁。
16世纪以后现代意义的油画逐步发展成熟。
自古以来欧洲绘画多采用动物胶和植物胶。
鸡蛋作为一种蛋白胶,在古希腊、古罗马时代被广泛应用。
最初的蛋彩是通过在蛋黄中掺入糖、蜜或无花果汁增加粘性。
古代的蜡画主要是用火将蜂蜡熔化、调入颜料趁热画到墙壁或木板上的,可多层重叠,凝固后亦能刮磨修改,最后还可以打磨抛光。
镶嵌画盛行于东罗马的拜占庭帝国,是用有色石子、陶片、珐琅片和玻璃拼装而成的,多用于装饰教堂。
湿壁画是预先用石灰混沙准备出一块一次可以画完的墙面,趁灰层未干着色,颜料渗入石灰中,干燥后形成坚固的碳酸钙表面,利于色彩的长久附着。
干壁画则是在干透的灰泥底上着色,公元4世纪到13世纪即中世纪,留存的壁画基本上是干壁画。
《最后的晚餐》既非油画,也非干壁画、湿壁画。
达·芬奇使用一种加了油的乳液胶调和颜料,其技法属于13世纪始盛行于意大利的坦培拉技法体系。
坦培拉在西方绘画史上是一个特殊而影响广泛的画种。
后来虽然出现了油画,但仍以坦培拉材料作为底层塑造,再以油画透明法罩染。
●什么是“坦培拉”绘画?
  
坦培拉是英语 Tempera 的音译,来源于古意大利语,意为“调和”“搅拌”,后泛指一切由水溶性、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,也常单用于鸡蛋等乳性胶结合剂组成的绘画。
中国有“蛋培拉”“丹培拉”等多种译音。
也有根据使用媒介译作“蛋清胶粉画”“蛋清画”“蛋白画”“蛋彩画”等。
坦培拉并非只使用蛋液,也使用其它材料做媒介,所以音译较为恰当。
  
通常人们以画家使用的颜料来鉴别各类画种,以颜料中所含的粘合剂(媒介)来为颜料命名,即色粉与油结合是油画颜料;
色粉与阿拉伯胶结合是水彩颜料;
色粉与植物胶或骨胶结合是中国画颜料;
色粉与蜡结合是蜡笔或彩色铅笔;
色粉与鸡蛋等乳液结合就是坦培拉颜料。
  
坦培拉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一种乳液结合剂,乳液是一种多水而不透明的乳状混合物,含有油和水两种成分,多使用蛋黄或全蛋为乳化剂,然后打入适量的亚麻仁油和树脂油。
在乳液中,油分子稳定地分散于水中,两者结合可以得到一种强有力的乳浊液,将这种乳浊液调和色粉加水稀释描绘于画面,数秒钟后就能变干,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膜、变硬,坚韧牢固不再为水所溶。
欧洲古代画家发现并运用了乳液的亲油亲水性,发明了坦培拉绘画。
除鸡蛋坦培拉外,还有水胶坦培垃、干酪素坦培拉等。
  
坦培拉颜料多水时薄如水彩,透明流畅;
少水时则饱满沉稳,适于精细描绘。
坦培拉绘画有绸缎般的悦目光泽,自然、柔和是其特色。
由于颜料能速干,画家们在绘制过程中无须等待,可连续作画,缺点是不能像水彩那样晕染产生“水味和湿气”。
坦培拉绘画稳定、牢固,最能保持颜料的鲜艳度,寿命比其它画种(包括油画)长。
  
用鸡蛋调色作画可追溯到古希腊和中世纪,属坦培拉的雏形。
据说13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首创坦培拉技法,其弟子乔托加以完善,后来此技法盛行于意大利、尼德兰和法兰德斯等国家和地区。
油画的形成发展,使它一度受到冷落,当代艺术家在研究古典绘画作品时重新发现了它的艺术价值,而且开始探索坦培拉绘画更广泛的表现空间。
来源:网络
丨鉴定收购
丨书画头条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原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推荐阅读
丨玉石头条
丨钱币头条
丨瓷器头条

友情链接

版权所有 © 上海希文艺术品有限公司 2019-2022 保留一切权利   沪ICP备19031063号-2   沪ICP备19031063号